我幼時算是個小怪咖 不愛吃甜的孩子
小甘仔店裡的紅綠糖果對我毫無吸引力 遠不如廟庭做大戲時
鑽戲棚下的樂趣 小碳火爐烤魷魚散發的焦香..黑輪片.烤玉米..等美味
記得小學設有福利社 賣一種麵皮包蔥花的胡椒味[炸油餅]2元一個
是我眼裡一等一的珍饈 不知是好吃還是因為稀少 每次踩著同學脚板.游過人牆
搶到一片就精神百倍….覺得今天不枉來學校一趟
現在想起來 擠在福利社前為食物奮鬥不撓的精神 握著銅板.高舉雙手呼喊..
我要一塊油餅 我要一塊油餅…
還真像阿鼻地獄裏的惡鬼見到目蓮一樣...
“吃"果然是燃燒我生命的最大推動力
在中央市場旁長大..白天是菜市 是屬於大人的口味.
.熟食攤上掛著的.燒雞.叉燒肉.粉肝 大盆裏油亮的燜筍乾
光看都覺得彼此很熟 期待有天能切上滿滿一大盤 和他們好好團聚
晚上的夜市 由中央北路一直連到三和路 各種吃食南北口味應有盡有
小時很勤勞[好教]又有愛心的我 會主動幫做夜市生意的鄰居照顧小小孩
一個月總會吃上人家給幾頓[點心 以表謝意 讓兄姊羨慕的哩
還蠻懂賺錢的重要 除了家裏的生意 偶爾客串一下賣花童
幫鄰居到夜市推銷多餘的切花 生意還不惡呢
賺到錢第一件事 就是花在吃食上
記得第一次吃到夢想中的[蚵仔煎]時 對這種像鼻涕一樣的食物感到十分抗拒
現在能接受 也還不覺得到底好吃在哪?
這家也賣40多年了 還有個三絲丸挺出名 就是贏不了我的芳心..
[插播碎碎唸一下.....成本怎算都不可能超過15元賣5.60一份 ..太暴利啊!拒吃]
要說好吃到現在會想念的 首推中央市場 正對面巷弄內的米粉湯 黑白切
髒兮兮的一間小店 卻開了50多年了
最喜歡大鍋裏滷透的油豆腐.豬大腸.豬肝.還有少人吃的豬肺..
可惜只賣上午 這次去晚 見他收攤了 帳然而返啊!!
信義西路口的一家賣油粿的是我同學家...是賣了兩代人不變的傳統口味
油粿對面一家老字號豆花同樣有年代了 最高興的是小老闆對原味的堅持
不可不提的還有三合路口的生煎包攤 中段賣泡泡冰的花生加花豆口味
就算是冬天 也是吃到流鼻水也甘願的
離家工讀後 手邊寬裕許多 每到假日帶著我妹..
東吃吃西吃 吃 吃進了一堆滯留至今的思念和吃出刁嘴
當上班族時 忠孝東路216巷 更成了美食尋夢園
義大利菜才剛走出上流社會進入普羅 披薩.德國豬腳.墨西哥菜.法國烤田螺
許多異軍突起的異國美食 都在這名人巷弄裏趕上時髦嚐到第一次鮮
79~81年間正值股市.房市一片榮景 靠著大戶老闆打賞
奢侈的吃過6800大洋一客的超高級神戶牛排套餐
鵝肝前菜.佐松露醬啥的 多年過去如今卻猶懷念不已..
[真後悔 那時减啥肥呀..還裝淑女 大方分給同事吃 分明是不懂的吃..唉..]
人潮匯集之處也是美食盡出之處 沒網路.靠著口耳相傳找尋美食是生活中一大驚喜
不像現在 一堆媒體報導過的名攤 造訪過後…卻是失望的居多
不禁懷疑 那些睜眼瞎說的主持人 是不是從外太空移民來的....
也許匱乏讓人容易滿足…味蕾的記憶乘以懷舊..造成無解的失落吧!!
定居高雄後 驚喜可謂越來越少了 ...
一方面腸胃功能大不如前 自然少了那股四處[覓食]的想望
不過...我和兒子約好 今年寒假要帶他們回台北造訪各大夜市
到時…我的台北胃和兒子的高雄胃 可能感受不同 呵呵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