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 對某些傳統物件有戀 會慶幸我有個抓到農業時代尾巴的童年
即使是6歲就離開了農村 那些型塑成記憶背景的日常用具 和 他們特殊的氣味
讓我在大城市成長 經歷過擺脫土俗的母語舊文化
追求現代化制式美的過程
也還能對它們還保有份 不喜愛卻仍親切的感覺~
轉眼 現代美謊言造成了地球的大包袱 膨帳成依賴的大怪獸
大量製造出廉價的東西 可以用一輩子 但被人看膩的痛苦~~~~使它們更輕易 而毫無愧疚的丟棄
只買真心喜歡 也愛看.會愛用的東西 和它培養感情吧! 人與物也能有溫度
目前幾個使用中的竹籮...
從有記憶以來 我就不喜歡塑膠製品 尤其要裝熟食的 能不用就盡量不用
家裏碗盤用具 一定是磁器或玻璃 筷子必是竹材或木料
介意觸感的使用經驗 我不喜塑膠杯喝水 更是怪癖至今
若能選擇 塑膠製品總是我最後選項
雖然它有很多優點.輕便.耐用.便宜.造型多.顏色變化多端~
但 即使小孩子拿著摔了會破...我也寧願讓他們學到 好好端著碗 專注的吃飯
就不會有摔破碗而 "受傷" 這種事
用竹籃盛的東西~有生命感
籃子的網目花色各異 這也是傳統工藝 含蓄動人之美 平淺的竹羅用竹皮編織
不會起毛打勾 也最耐熱漲和高溫
竹子也不會像金屬材質 曬著陽光會有輻射熱 食材曬的過快壞風味
我本有個沒選擇下臨時買的紅色塑膠大籃...
一樣時間曬出來的品質 乾燥品質卻沒竹籮好... 束之高閣
這使用5年了的竹籮購于三義的車亭休息站 已經破了很久了
壞 卻只維持在這裡 還繼續發揮功用
最大的一個是免費的二手貨 大娘已經用11年了 它到現在還沒變多老
尺寸和間隙最大 曬東西 通風.收水速度最快 也吃過最多好料
曬大量的食材 梅子.白菜.羅蔔乾.土魠魚...都是它稱職的功勞
中型碗型深籃 前面這個最新 上個禮拜在鹽呈區買的~~織目較密 適合曬細小的東西
竹籃有個非常大的好處 裝要瀝水的東西底部不挾水 是乾的~
..不到100元 買的到這手工籃 怎能不感心
也是新入手 尺寸小巧的紅龜粿造型 有變化的編織讓我一看就喜歡..... 60元
鹽埕區五福路尾有一排老店 在賣這些 各種大小.尺寸的竹籃.竹羅.飯桶.也有蒸籠.手工麻繩...
有空去逛逛 必是挖寶的好地方~
之前 有朋友手巧 熱衷紙帶編織 送過我一個桌上型雜物籃 後來又換成了打包帶編織
我喜歡那些款式 卻很不愛那到底還是塑膠的材質...
人 不是沒選擇的...
竹子是自然界生長最快的植物 一個晚上可以成長25公分 材質柔韌充滿可塑性
期許它有天能成為明日之星啊!